中国社会组织AAAAA
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先进机构
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服务机构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小企业动态 > 行业资讯 >

四类机构被点名 央企金融板块迎“强监管”

时间:2023-12-07 10:38来源:金融时报客户端 作者:秘书处信息发布 点击:
针对央企金融板块业务风险防范,“强监管”来啦!
 
国资委近日表示,将聚焦“四个领域”,即信托公司、财务公司、商业保理公司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,坚决防范化解中央企业金融板块业务风险问题。
 
同时,要全面研判企业金融板块整体风险,早识别、早预警、早暴露、早处置,风险一旦露头就要果断出手将其消灭在萌芽、阻断在早期,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。

 

 
 
 
 

央企金融有多少

 
截至2023年11月23日,国资委网站央企名录显示,央企数量为97家。据《金融时报》记者不完全统计,产业央企背景的信托公司约14家,财务公司约70家,商业保理公司约60家,一些大型产业集团金控公司旗下金融子公司往往超过10家。比如,华能集团网站信息显示,华能集团的金融产业以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华能资本”)为控管母公司,旗下控股和管理10余家金融或类金融企业,业务涵盖证券、保险、信托、基金、期货、租赁等传统金融领域以及碳资产、私募股权管理、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领域。
 
专家表示,中央企业金融业务在推动主业发展、振兴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,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。央企金融公司具有双重角色,这类企业所受到的监督也是双重的,严监管必不可少。在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,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的当下,央企金融公司更需聚焦主责主业、加强风险防控。
 
 
 

加强主业服务

 
国资委强调,国资央企要坚守发展实体经济的责任担当,立足发展与企业产业特点相符合、主业需求相配套的金融业务,提高为主业提供服务的金融业务占比,提升服务主业实业的能力和水平。
 
“央企产融结合的第一要义是立足产业发展,这是产融结合的前提和基础。否则,一切产融结合都是空谈。产业和金融业的发展都有其行业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,从一些央企金融机构的失败教训可见,产融结合要聚焦服务产业和实体,对产业的发展以及金融的运行逻辑都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,基于产业、行业开展业务,而非挂羊头卖狗肉式的单纯追求金融牌照。”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。
 
实践中,也有央企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深耕自身集团主业,深化产业链服务能力,开展供应链金融、资产证券化、综合金融服务等新型金融业务,打造融资供给融通模式。比如,中国中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中化资本,聚焦主责主业,通过搭建“中化产融服务开放平台”、创新“数据订单贷”金融服务模式等方式,促进产业链集成整合和在线共享,定制更高质量、更高效率、更个性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,拓展深化大中小企业融通服务。
 
 
 

注意防控风险

 
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,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,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。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,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。
 
从国资委相关表态可见,接下来要全面研判企业金融板块整体风险,早识别、早预警、早暴露、早处置,风险一旦露头就要果断出手将其消灭在萌芽、阻断在早期,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。
 
在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时,一些财务公司负责人表示,在“强监管”“严监管”常态化基调下,要进一步强化自身风险管理,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,确保不发生重大风险,切实维护金融安全。同时,要坚持把服务集团主业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,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,补短板、强弱项、扬优势,做强基础业务,做优金融服务。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